李国庆激进改革:“杀死”过去
对于年轻人的市场,李国庆有些“疯狂”得孤注一掷。在业绩不好的那一年多时间里,他改变了好多自己的行为方式。没有接受任何科技媒体或财经媒体的采访,但他乐于出席各种时尚场合,随他打拼多年的“老当当”们,跟他的调性差别越来越大。而新业务部门引入了很多的年轻人,他们有着类似的特质,懂时尚、网络化、手机不离身…… 主管服装业务的副总裁邓一飞有着不错的衣着品味,她的部门这两年人数激增,多来自于线下的百货公司。这群年轻人都有着丰富的买手经验,李国庆也愿意为他们的成长去买单。“这两年,我们在服装品类上砸了2亿美金,这些费用一半是我们自己挣的,而另外一半是图书业务对我们的扶植。”邓一飞说。要知道,当年为了冲上市,李国庆才咬着牙砸了3000万美元。 为了要上线羊绒业务,李国庆跟着他们去内蒙古考察了很久。这使得即使在谈起这个生僻的话题时,他也显得非常专业,“最后跟我们合作的几个厂商以前都是给奢侈品牌做代工的,但国内市场却良莠不齐。”最后,他决定在这里投资2亿元建立羊绒线上开放平台,还有1亿元建立养羊基地。 “有些时候,看上去就跟炒作一样,但那些真是老板想干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当当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独立设计师行业里。就在国际时装周上,当当与13位设计师签了合约,他们2015年春夏系列新品将在当当上独家预售。李国庆给出的销售预期是1年内,100个设计师的作品做到6亿元的销售规模,“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的买手制,这对于独立设计师来说毫无生存空间,而我们就是要把这一块做起来,虽然要担不小的风险。” 这些独立设计师的作品基本都归无线业务部门管理,李国庆甚至让周宏刚为此建立了一套独立的采销体系和招商体系。王妍的团队要在美丽说的近千家品牌里,筛选出最有调性的若干家,这还包括淘宝里的优质品牌。 “老板说得很清楚,无线端的格局还远没有定,我们就是要有足够的差异化。”周宏刚说,李国庆愿意在这个完全没有模板借鉴的商业模式上投入更多的钱。王妍是不用为业务负责的,几十个内容编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APP上诸如当当腔调、ChicNow这些类杂志化的产品推荐。 也正是因为这些新业务占据了APP的大部分位置,周宏刚也时刻面临传统业务部门的挑战。但李国庆不在乎这些,他对服装业务在无线端上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每天都在问我什么时候能做到总订单的50%。”李国庆私下的时候,甚至跟他半开玩笑地说:“老周啊,要不我们都辞职专门去做个移动购物平台吧?” 这同时让周宏刚的压力倍增,每天,他都要处理几十家的商户合同,这个速度还是太慢,至少离李国庆的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 从某种角度上讲,他是老当当品牌的“受害者”,于萌跟他沟通得很多,王妍更是极力地去配合于萌的工作,这包括她的团队在新用户运营商的很多经验。 但李国庆并不愿意新品牌塑造的整个过程受到过大的阻力,直到定稿的后期,他才同意于萌去跟各个事业部的老大沟通。果不其然,在最终的投票会上,还是有不少高管投了反对票。 李国庆是于萌的坚强后盾,因此,他才敢于去打破一些常规的逻辑。比如在新品牌传播的第二阶段,他想找15个对年轻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去做一些类似于“当当体”的传播。韩寒、郭敬明、华少这些都在列,而在诸如余秋雨这样的“老关系”上,于萌果断地“pass”了,“我实在抓不到他跟我们的‘我怕但我敢’有什么关系。” 后来,整个品牌的推广方案深受李国庆的赞赏,他们找了很多都市白领感同身受的场景化,比如“我怕疼,但我敢尝试纹身”。“我们就想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这是塑造品牌最好的方式。”于萌在微博上发起了“我怕但我敢”的讨论,第一天就冲到了话题榜的前20名。 他们还选了几个吉祥物,于萌把这些拿给李国庆看时,李一下子就选出了以孙悟空为原型的猴子。“他内心里还是渴望着跟这个英雄人物一样,做点违背常规的事。”于萌说。
借着换标这个事,李国庆又一次在内部重申了他对新当当的看法,“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就该是一个年轻的网站,他不在乎别人如何去判断这究竟是‘咸鱼翻身’,还是‘英雄回归’,这就是他认为对的事。”上述匿名的当当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李国庆具备一个枭雄的一切特质,他或者孤独求败,也或者一败涂地,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凡人。”一位跟他私交甚好的朋友如此评价。 李国庆对此也颇为得意,“你看看,我们的百货、母婴、服装加起来早超过图书了,这都是朝阳期的领域,多安全!”当然,他的野心更大,“给我点时间,我会把这些业务做到最好的。” 至少在这个阶段,当当大部分的员工选择继续信任这个“疯狂”的人。当然,这都还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毕竟当当和李国庆已经错过了太多。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