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通站长网 (https://www.0513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评测 > 正文

全新微架构实力如何RocketLake-S与CometLake-S同频率比较

发布时间:2022-06-04 09:58:20 所属栏目:评测 来源:互联网
导读:Intel第11代酷睿处理器版Rocket Lake-S已经正式解禁并上市发售,虽然依旧延续了14nm制程工艺,但Rocket Lake-S相比前几代产品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Rocket Lake-S采用了全新的Cypress Cove内核微架构,相比于延续数代的Skylake微架构有着显著的
  Intel第11代酷睿处理器版Rocket Lake-S已经正式解禁并上市发售,虽然依旧延续了14nm制程工艺,但Rocket Lake-S相比前几代产品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Rocket Lake-S采用了全新的Cypress Cove内核微架构,相比于延续数代的Skylake微架构有着显著的IPC(同频性能)提升。
 
  不过在当时,或许没人能预测到原定计划服役2-3年的Skylake微架构会在桌面平台被使用长达5年之久,由于10nm制程工艺的种种问题,且Intel所遵循的“制程工艺与微架构相捆绑“原则,因此Intel迟迟不能将新架构的产品推向桌面市场,第7代酷睿Kaby Lake-S、第8-9代酷睿Coffee Lak-S、乃至第10代酷睿Comet Lake-S等一系列产品,虽然都有新的Code Name,但却全是Skylake微架构的衍生物,内核IPC没有变化,主要是依靠增加核心线程数量,以及拉高核心睿频来获得性能提升。
  
  不可否认的是,纵观处理器发展历史,Skylake绝对是称得上成功的微架构设计,它的衍生物中也不乏酷睿i7-8700K、酷睿i9-9900K这样的经典产品,在2015-2019年为Intel获得市场领先地位立下巨大功劳;但英雄终有落幕之时,时间可以磨灭一切,面对竞争对手的持续进步,Intel也已经意识到Skylake微架构“廉颇老矣”,即使榨干14nm的超频潜力,也难以和采用新微架构设计的竞品相抗衡。因此基于此背景,Intel桌面平台处理器的微架构刻不容缓,代号为Rocket Lake-S的第11代酷睿处理器桌面版诞生了!
 
  第11代酷睿处理器桌面版Rocket Lake-S采用LGA 1200插槽,与此前的Z490芯片组主板相兼容,当然除了内核微架构换新以外,Rocket Lake-S也带来了众多新特征:全新设计的Xe LP架构UHD核芯显卡,20条直连PCIe 4.0通道、全新设计的内存控制器(Gear1低延迟模式与Gear2极限高频模式)、3大AI深度学习加速引擎(AVX-512 VNNI、DP4A、GNA 2.0)、500系列芯片组、新的超频特性等。
  
  前面提到过,除了制程工艺不同,Cypress Cove与Sunny Cove从微架构角度来看二者是高度相似的。而在2019年,面向轻薄本的第10代酷睿处理器Ice Lake-U发布时,Intel则对Sunny Cove微架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总结来说Sunny Cove对比Skylake,做到了更深的流水线、更大的乱序缓冲区、更多的后端执行单元,以及AVX-512指令集(AVX-512F CD、DQ、BW、VL)及其拓展(AVX-512 IFMA、VBMI、FMAPS、VNNI等)支持,是一次完整的架构迭代。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