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前端的10个理由
1. 阶段判断:区块链推进物联网进入3.0时代 在今年之内,区块链的总体技术架构即将建设完成。 无论是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还是分布式人工智能,都有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跨链的问题、扩容的问题、性能的问题、隐私保护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比特币网络、以太坊网络、Filecoin分布式存储网络和DFINITY应用网络等,很多技术组合在一起,真正的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网络,一个完整的加密经济体。 因此从今年开始,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主要问题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问题。我们即将推进物联网经历第三次迭代,迎来物联网3.0时代。
此前我在《智联网,未来的未来》一书中,曾经将物联网与区块链的融合称作“物链网”。在物联网3.0时代,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就是解决分布式数据协同问题的区块链技术,构建完善的物链网基础设施,解决物联网领域纠结多年的商业模式问题。 2. 角色判断:物联网+区块链助力金融机构进入2B市场 就像5G技术助力运营商转入B2B,物联网+区块链将助力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于B2B。 随着人口红利正在消失,B2C市场增长放缓,B2B企业用户必将取代B2C个人消费者,成为各种技术应用的主角。 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典型代表是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 正是因为认定B2B市场是下一个关键增长点,全球运营商都将战略重点转向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推进实现从B2C到B2B商业模式的全面转型。 以前运营商的SIM卡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者,现在运营商将SIM卡融入物联网设备,促进设备之间的通信。 就在上周的10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批文,三大运营商均获得在物联网领域开展eSIM(嵌入式SIM)技术应用服务的批准。eSIM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eSIM 的推进和普及,标志着万物互联将加速到来。 即将加强对B2B市场投入的是传统金融机构。 运营商所经历的过程可以被金融机构借鉴,除了个人钱包之外,设备钱包是一片更大的蓝海。 3. 速度判断:物联网+区块链将1年走过互联网初期6年之路 预判物联网+区块链的发展速度,最佳的对标技术是窄带物联网NB-IoT。 两者重点布局的行业非常类似,涵盖智能水表气表、共享单车/汽车、智慧畜牧、智能停车等领域,推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复盘窄带物联网的发展,NB-IoT几乎以1年走完2G通信6年之路的速度发生着迭代。 再者,如果团队内有牛人,说明部门or公司对他是有吸引力的。毕竟牛人可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能到这里来,肯定是看好公司或部门的发展。 05 总结总结下,今天分享了我的跳槽选择公司方法论: 2+2 ;即: 人(好领导+牛人)+物(大平台小公司、核心业务&发展快) ;当然不是说不满足2+2方法论的公司不好。如果能进入大厂的核心业务部门也是非常好的,例如腾讯的微信bu。但是如果算一个杠杆率的话,就不如我这套方法论先进了,进可攻退可守。 进可攻:核心业务快速发展,上市套现,财务自由退可守:大平台下的小公司创业失败,转岗去其他部门,也是OK的。
当然,换公司还有很多考量点:比如薪资、工作环境、福利、交通成本等等,但这些远不是重点。 跳槽换公司是个技术活,而选择的作用远大于努力,在选择的时候多思考,换的好会带来跃迁式的发展。2020最后一个季度,希望跳槽的朋友能够找到好公司。最后送给大家一幅图,希望大家能够实现跃迁式发展。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