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列子以及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这种商业模式被国内电商平台“改良”,看上去付费会员优惠多多,而且还有专属服务。但是通过定价手段逼迫用户购买会员,并且总是玩先涨后降的老套路就没意思了。如果不是懒得多走几步,你会发现线下商超的价格很多时候竟然比线上还要低,如今完全反过来了。 当你习惯网购,便是被电商寡头收割的开始。 内容付费乱象丛生 内容付费源自用户对精品内容的需求升级,并作为新兴互联网盈利模式快速崛起。内容付费的领域很多,比如订阅小说、文章打赏、直播礼物等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只是在缺乏监管和过度包装的情况,用户付了费未必会有精品,更多的是狗尾续貂的“封面杀手”。 人民日报曾做过调查:高达七成用户对付费的内容不满,但因为商家将其内容付费产品定义为“服务”,并不享受“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用户只能自认倒霉。过去我们购买书刊读物其实也是内容付费,好歹有出版社等机构进行把关,如今内容付费全靠运气。 付费的不一定是精品,想要精品你得先付费。 该不该为知识付费 提到知识付费,很多人会想到靠《逻辑思维》而名噪一时,又因为知识付费而引发争议的罗振宇。当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对知识付费时,罗振宇却说:我没有收费,我是做服务。他把知识付费定义为“知识服务”,因为知识不宜用价格来衡量,但服务却可以。 秉承着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以前完全可以在网上获取到免费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会在网上免费分享互通有无。曾经还算融洽的互联网氛围被付费模式所取代,知识需要付费,问答需要付费。各种问答社区大量复制粘贴答非所问,不花钱难有真知。 虽说企业不是做慈善,可付费正在杀死共享精神。 免费和付费谁更贵 曾经有人说 “免费”的东西最贵,对于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而言,用户付费产生盈利才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光靠资本融资烧钱,潮水退去一地鸡毛的景象绝非鲜见。合情合理合法的收费,同样可获得用户的认可和尊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所谓免费的应用,其实无外乎出卖你的个人数据或者让你看广告。当然也有免费做的好的模式,比如高德得图这种导航类App。用户免费使用帮高德完善数据,高德把更出色的地图出售给商家,这也算一种和谐共赢的免费生态。 合情合理合法的盈利模式,才是企业发展根本。 免费与收费的迷思
资源“免费”下载的时代,我对高带宽充满渴望。可如今千兆光纤入户,却发现没什么值得下载的东西了。盗版猖獗的90年代,涌现出大量经典歌曲音乐并传唱至今。如今知识产权保护如此到位,却极难有经典之作。我彻底迷糊了,免费和付费到底孰是孰非。 2019年11月,中国科技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正式宣布全面启动6G技术研究。华为也成立了研究机构,希望再占鳌头。韩国成立了由三星与LG电子联合的研究中心,政府出资9760亿韩元(约55亿元人民币)。芬兰政府也成立了6G研究机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政府要全力资助高通、英特尔等企业加大对6G技术的研发。 中国的优势在于,不仅拥有较大的手机制造企业和手机市场,同时拥有通信基站和电子设备生产厂家,还有政府主导的强大的研发团队。 日本的战略是,在5G领域,日本不争设备的成品制造,而是扩大零部件的市场份额。在通信基站设备中,日本的电子零部件所占比例居高,如LC滤波器,村田制作所占据了世界50%的市场。天线部件,住友电工占据了世界20%以上的份额。但在6G领域,日本不仅要继续成为零部件的最大提供商,同时在成品(通信基站)领域,也能够占据更大市场,实现零部件与成品双驾马车齐头并进! 早稻田大学情报学教授川西哲似乎对此很有信心。他表示,6G电波的传递距离只有100~200米,因此需要超过世界人口10倍的通信基站,最大会需要1000亿个基站。6G的基站不再是电冰箱一样大的东西,而是手机一样大小,甚至比手机更小,而且可以融入在家电、汽车、照明器具、路灯、霓虹灯之中,因此,日本拥有的先进半导体技术,将有更多用武之地,并有条件获得世界更多的份额。 目前,日本似乎已经成熟的6G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NTT研制的低能耗光驱动芯片技术,另一种是东芝公司研发的量子暗号通信系统。
争不过5G争6G,这是日本的野望。至于日本能否实现咸鱼翻身?光靠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培植更多的市场开拓能力。在这一点上,日本应该跟华为学。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