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南通站长网 (https://www.0513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上天”的水稻种子 发芽了!

发布时间:2021-01-18 15:00:5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除了骁龙 888 首发,这一代产品最让雷军傲娇的是屏幕:小米手机有史以来最贵柔性 AMOLED 屏, 6.81 英寸四曲面 2K 超视网膜屏,像素密度高达 515ppi,配合 120Hz 高刷、前后双感光 8192 级亮度调节、原色屏色准调校,创下专业显示评测机构 DisplayMate 13 项

 除了骁龙 888 首发,这一代产品最让雷军傲娇的是屏幕:小米手机有史以来最贵柔性 AMOLED 屏, 6.81 英寸四曲面 2K 超视网膜屏,像素密度高达 515ppi,配合 120Hz 高刷、前后双感光 8192 级亮度调节、原色屏色准调校,创下专业显示评测机构 DisplayMate 13 项新记录,获封A+ 评级。

  一堆参数之后,懂懂从体验上说几个亮点。四曲面设计,采用小微曲形态,这使得手机看上去更轻薄、更时尚,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专门设计独立传感器防误触,解决了当下曲面屏最大的痛点。采用最坚韧的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抗摔、抗刮,这是对用户最好的保护。120HZ 高刷、四档自适应,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懂懂说这么多是想表达一个观点,看上去小米堆了一堆参数,实际上都转化为用户每一个体验的细节,一切都是为了更高品质的体验。

  当然,这一代机器上,还有很多参数都是领跑全行业的。比如手机影像,小米自从上一代产品开创了 1 亿像素的先河之后,保持持续领先。到小米 11,硬件与 AI 算力的完美配合,使得影像能力再一次突破,用雷军的话说就是:“小米 11 不仅是一台高端旗舰手机,还是一台集超长焦、超广角、长焦微距、超级夜景、智能视频拍摄以及电影级调色滤镜的专业相机。”

  关于手机的更多细节懂懂就不在这里一一展开,百闻不如一见,真心建议大家都去小米之家上手体验一下。

  死磕技术+死磕体验

  十年,小米做到了很多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但也非一帆风顺。一路走来,无论是当初创业时小米一炮而红,还是小米遇到低谷徘徊后触底反弹,亦或是今年全力冲击高端,背后都是四个字:死磕技术。其实从小米成立第一天起,雷军就将之定位于一家技术为本的企业。

  技术为本,并不容易。因为单点技术的突破并不难,难的是持续、系统性地投入,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全面领先。
 

  2011 年,知乎上线,但一开始并不是面向公众,自 2013 年 3 月起面向公众开放注册,截至 2020 年底,用户数量已经突破 3.7 亿,同比增长 102%,问答数量高达 2.6 亿个,与去年的 1.3 亿相比是翻倍增长,问题数量也已经超过了 4400 万个。

  在知乎上,用户可以提问和回答问题,或者分享动态和视频,通过互联网吸引粉丝和其他用户,正如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所言:知乎上的一问一答,其实是社交。

  一个议题的火爆离不开意见领袖或权威媒体的助推,议题的热度取决于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当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足够大时,能在全社会引发话题浪潮。

  例如:2019 年 10 月 11 日,乡村教师李田田在微信公众号发文《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引发关注,文章质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砂坝镇桃子溪村小学频繁迎检,耽误课程,但真正舆情被引爆成为社会焦点则在于《人民日报》发文评论后,意见领袖本身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

  相较于其他网络意见领袖,知乎意见领袖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其专业背景,他们的影响力来源于“专业”,这里的专业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通过教育所学专业,另一方面是自身所从事行业。

  在知乎中,教育背景和从业背景受到广泛重视,用户普遍会在自己的个人标签中填写教育程度和从业背景,知乎中的人际网络大多由一个个话题或问题下的无数回答连接在一起,人们通过问答与评论可以发展人际关系。

  意见领袖本身粉丝众多,每一条动态都会吸引人们去评论和关注,由此铺展开一条以自身为节点的沟通网络,实际上发挥了沟通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

  由于意见领袖活跃度高、与粉丝交流密切,也使得他们的意见能够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使自身处于社会网络的中心位置。

  但一直以来的商业化问题,也让众多意见领袖出走知乎,2019 年 1 月 8 日,百位答主逃离知乎,入驻微博问答。

  早在 2017 年,就有大V离开知乎去往头条的情况,可见知乎社区对大V的扶持一直没有做起来。

  着重内容的知识问答网站

  知乎创始人周源曾说,创办知乎,这不是关于赚钱的事,而是关于世界的看法。

  相比于国内,国外的问答网站起步较早,发展也更成熟,以 Quora 为代表 2010 年,社会化问答网站 Quora 面世,“它将 Twitter 的关注方式、百科网站的共同产出、户投票等特点,Web2.0 产品的分散功能进行重新搭配。”

  基于开放的提问方式和对优质内容的鼓励,Quora 利用 Twitter 和 Facebook 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网络,聚集了大量优质用户,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吸引了更多领域的用户。

  一经推出,Quora 迅速成为硅谷最受追捧的互联网产品。

  作为知识生产与共享的新形态,问答平台在短短几年迅速增长。目前,除了 Quora,国外还有几个主要的问答平台:

  tack Exchange:经验问答网站。重视问答质量,提供专业知识。

  Brainly:社交学习网站。一个分享知识、互相学习、以社会化激励手段促进学生获得教育的社交网络。主体是学生用户,采用游戏化元素鼓励用户参与,注重问答质量和评分鼓励的公正性。

  Quomon:专业化问答服务网站,主要提供相关领域的在线问答服务。

  无论是国外的Quora,还是国内的知乎,创始资金都是从众多投资人获得投资,Quora 在上线时获得了 1400 万美元的投资,知乎在创业之初也获得了启明创投、创新工场及徐小平、蔡文胜这两位天使投资人的联合A轮投资。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