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造车新势力的主战场
作人员的参与。 这是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纪录片《超级工厂:特斯拉》中,描绘的一个场景。 弗里蒙特超级工厂建立于 2010 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汽车智能工厂,也是造车新势力们的终极梦想:打造一座自给自足,享誉全球的超级智能工厂。 理想虽美好,但现实仍很遥远。如今包括头部在内的所有造车新势力,只有威马是唯一一家实现“四级智能工厂”的企业(按照评估标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分为五个等级,覆盖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 10 个方面,等级越高,代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越高。),蔚来和小鹏直到去年才获得汽车工厂生产资质,开启自建工厂。从时间上看,与特斯拉刚好差了 10 年。 互联网跨界造车,选择轻资产的代工模式还是自建工厂的重资产模式,业界一直都存在很大争论。 代工模式固然能帮助造车新势力跨过“生产资质”这道门槛,同时解决他们前期在资金上的压力,但工厂毕竟不是自己的,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他们往往无法把控产品质量,未来也可能会限制大规模走量。 手机界的“性价比杀手”小米,近日被传出造车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有分析认为,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见顶,迫使小米不得不下场造车,寻找下一个互联网入口,关于小米造车模式的猜想也甚嚣尘上,毕竟此前小米手机经历过产能的困境。 这背后牵涉了一层产业规律:汽车和手机不同,工厂的制造能力会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而车辆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汽车价格。特斯拉 Model 3 从 40 万元下降到 25 万元以内,背后就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的建立。 对车企来说,制造能力是他们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消费者来说,工厂的制造能力,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价格。智能工厂,看似与我们很遥远,但其实与我们息息相关。 未来,当资金、技术、渠道、营销都解决之后,造车新势力下一步比拼的将是销量,而车企要想实现产销量 10 万,更要拥有自己的智能工厂。下一仗,谁会赢? 中国式特色代工模式 对于代工模式,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代工,好像给自己的宝宝,找了一个代孕妈妈。”
汽车产业最负盛名的代工厂是位于加拿大的麦格纳,这家堪比汽车界“富士康”的代工厂,很早就包揽了奔驰G-Class、宝马 5 系以及捷豹I-PACE 等经典车型的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