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超低功耗MCU赛道迎来黄金时代,中科芯蕊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02-09 09:20:34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兴起,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涌向市
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兴起,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涌向市场。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及预测,2019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已达到 107 亿台,预计 2025 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 251 亿台,保持 12%以上增长。 然而庞大市场背后,物联网设备电池续航时间却逐渐成为制约使用电池供电的物联网产品发展的问题,有限的电池容量很难满足消费者日渐增长的续航需求,如何在电池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显然,低功耗成为厂商们无可避免的话题,而要想解决功耗问题,就必须先从芯片上入手。 面向未来庞大的物联网节点应用需求,超低功耗MCU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科芯蕊在内的众多国内MCU厂商紧抓机遇,酝酿一波新变局。 一直以来,低功耗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技术话题,系统功耗是物联网部署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原因在于当前物联网终端节点大部分采用电池供电,而MCU作为控制整个物联网节点的核心器件,其能耗水平决定了物联网节点的整体功耗特性,毫无疑问,低功耗自然也成为MCU的重要指标。 随着物联网类应用逐渐走入工业和消费领域,对MCU的低功耗和集成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消费电子还是可穿戴设备,只要是用电池供电的物联网终端对低功耗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产品的续航能力还与消费者体验息息相关,电子系统的能耗越大,产品的续航能力越差,消费者的体验越糟糕,反之,能耗越小,消费者体验也会有所提升。即便在非消费类领域,大规模部署的物联网节点也需要面临着高昂的维护成本,由于电池的供电能力无法维持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大部分产品需要人工更换电池进行维护,物联网节点的大量部署存在空间布局不规则的特性,这给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在数量巨大的物联网应用的倒逼下,超低功耗毋庸置疑成为了MCU的核心竞争力。国际MCU巨头意法半导体、瑞萨半导体等也皆在积极布局超低功耗领域。而2019年成立的北京中科芯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芯蕊”)可以说是近两年国产超低功耗MCU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产品面向物联网、可穿戴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超低功耗芯片及解决方案,拥有多项超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黑科技”。 在成立两年的时间里,中科芯蕊先后推出了超低功耗MCU、实时时钟、低功耗语音信号处理器、信号调理等系列产品,产品功耗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XRM32UL051是北京中科芯蕊开发的32位基于ARM Cortex-M0+的超低功耗MCU芯片,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8MHz,支持最高达64KB程序空间以及18KB SRAM存储空间。据介绍,该产品还支持丰富的外设资源,工作电压在2.0V-3.6V之间,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可以提供多种封装形式,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除此之外,XRM32UL051采用独特的亚阈值技术和异步电路技术,支持运行(ACTIVE)、睡眠(SLEEP)、停止(STOP)、待机(STANDBY)等多种低功耗模式。在各种工作模式下,均具有优秀的功耗指标,具体来看,产品运行模式功耗为20uA/MHz,停止模式功耗0.7uA ,功耗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1/4~1/5。极低的能耗在实现理想的电池续航能力的同时,更能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电子等领域。 众所周知,业内不同的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厂商的产品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对产品进行标准化的评估。为了能更好的评价低功耗MCU的功耗特性,嵌入式微处理器基准协会(EEMBC)与各大MCU厂商联手推出了ULPMark,通过同一套算法和相同的电流测试板,对各家产品进行标准化的评估。作为超低功耗MCU权威标准,ULPMark对中科芯蕊超低功耗技术给予了肯定。目前,中科芯蕊XRM32UL051已通过了ULPMark的评测,评测得分高达到451分,在同等内核中排名全球第一。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