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首家肺部影像会诊及AI肺结节筛查中心正式运行
发布时间:2021-07-29 21:01:49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导读:哈尔滨12月28日电 12月28日,哈尔滨市首家肺部影像会诊中心及人工智能(AI)肺结节筛查中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成立并正式运行。国内知名专家、上海肺科医院孙希文教授加盟中心。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陆续成立了由放射、CT、核磁等资深专家
哈尔滨12月28日电 12月28日,哈尔滨市首家肺部影像会诊中心及人工智能(AI)肺结节筛查中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成立并正式运行。国内知名专家、上海肺科医院孙希文教授加盟中心。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陆续成立了由放射、CT、核磁等资深专家成立的影像会诊中心。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为与国内大医院在影像诊疗领域实现真正接轨,率先在哈尔滨市成立了肺部影像会诊中心及人工智能(AI)肺结节筛查中心,实现在哈尔滨市放射诊断界的新突破。
该影像会诊中心以肺结节为征象的早癌会诊为主要工作内容,以市一院CT室等强大的诊断专家团队为基础,以高端的人工肺结节辅助筛查(简称AI)系统作为助手,与肺结节影像诊断全国知名专家、上海肺科医院孙希文教授技术合作,旨在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率,让更多患者在早期就能得到及时治疗。当日上午,孙希文教授在市一院肺部影像会诊中心为10位患者进行了会诊。
检出“肺结节”别慌 明确诊断是关键
市一院CT室赖婷妹主任介绍,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居首位,早期肺癌病人常没有任何症状,通过影像检查在肺内以磨玻璃结节形式出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就往往进入中晚期。82岁的李大娘,被体检出来的肺结节吓坏了,辗转省内多家医院,拍几十张,却一直没有确诊。慕名来到市一院,通过西门子双源动态CT检查,经孙希文教授及赖婷妹主任细致阅片,最终确诊了病情,大娘放下了心理负担。
“市一院拥有西门子双源动态1300排CT,以及东芝320排640层CT,可以在安全剂量下检出结节,避免了传统放射线由于多方面重叠,造成的对早期肺癌遗漏问题。”赖婷妹介绍。赖婷妹说,就是通过CT薄层扫描可以早期发现肺内2-3毫米的微小结节,通过定期随诊,尽早对这些结节性病变作出精准的鉴别和诊断。肺部小结节并非一定意味着就是肺癌,很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小结节,比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所以不必太过恐慌。当然,发现结节也要重视。正确的做法应进行有效影像检查,找有经验医生,明确肺小结节性质,尽早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AI助医生“火眼金睛” 极大减少误诊漏诊
“AI系统可以对CT扫描出来的每一副图像进行地毯式筛查,避免了因为经验差异及其医生的视疲劳造成的漏诊。”赖婷妹说。在在CT室,赖婷妹演示了传统人工筛查与AI筛查的影像区别。传统人工筛查,需要医生逐个区域,用肉眼一点点甄别影像的每一处可疑部位,一般需要用时3——5分钟。随后,赖婷妹应用AI系统后,在电脑界面上清楚看到,电脑对影像中可疑结节用色框进行了标注,对结节的性质、位置、大小、密度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并用红色字表示高危、黄色表示中危、绿色表示低危,对医生进行提示。“红黄绿灯”提示,极大地减少了漏诊率,可以看到,从应用AI系统到显示结果大约3—5秒钟左右。赖婷妹表示,多发结节的时候,AI能够找到所有结节,方便我们判断形态不同性质严重的结节,从而挑选出来写在报告中,解决了漏诊问题,也方便了工作报告,从根本上解决了耽误病情而引发的危机。
应对高负荷工作 临床诊断拥抱AI
市一院CT室,整个候诊区坐满了等待检查和取报告的患者。“ 我们白班工作是早八晚五,但即使中午不休息,大部分医生每天也都要晚上七八点钟才能下班。”赖婷妹说,目前国内医院的影像科医生人才短缺,每位影像医生的工作负荷都特别大。
“如果能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一些重复性诊断,那就能极大地降低医生的工作负荷,进而提高诊断质量。”赖婷妹表示,以肺结节体检排查为例,病人在医院做完检查以后,如果能通过AI把所有的肺部结节都发现并标识出来,能节省影像医生约三分之二的阅片时间,而且还能提供一些医生难以察觉的辅助信息。随着体检意识的增强,很多百姓将CT列入了体检项目,这意味着每名影像医生的工作负荷增长了很多。面对这样的压力,很多影像科医生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降低了工作负荷,不但没有漏诊出现,而且提高了诊断的速度和准确率,进而提高诊断质量,心里压力减轻了很多。
![]() (编辑:南通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